手机认证、扫码支付、人脸识别……最近,一些关于老人被科技“拒之门外”的消息,不断触动着网友们的心弦。社交平台一张“无锡。善……”的图片,被转发近4万、获赞20余万,反映出公众对智能科技惠及老幼和偏远落后地区同胞的呼唤与认可。
“技术向善”的美好愿景确实需要从知到行、由点及面的推广过程,而令人欣慰的是,这一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正在被纠正,相关的暖新闻也越来越多。近日,山东一对双胞胎姐妹成功与失散39年、远在内蒙古的父母团聚,正是得益于互联网的力量。
今年8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海燕采访了“山东双胞胎内蒙古寻亲”一事后,同步在快手短视频平台发布了寻亲消息。视频发布后,被众多热心网友关注转发。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播放量达到了500多万,登上了同城热搜榜单。视频发布当晚,这对双胞胎就通过视频,来到了海燕的直播间,介绍了自己的详细情况。
网友转发扩散寻亲视频
得益于国内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已经广泛深入地下沉到了乡村,而操作门槛偏低的短视频平台更是少有的对老年群体用户友好的手机应用。双胞胎远在内蒙古包头的亲生父母,正是刷短视频的时候,认出了女儿,赶紧通过留言找到了双胞胎姐妹的账号。随后,经过双方的联系比对、DNA检测,确认“山东双胞胎”正是“内蒙古老人”失散39年的女儿。最终,一家人终于得偿所愿,相认团聚。11月17日,双胞胎姐妹到达包头,现场认亲。
39年、千里之外的骨肉离散,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从发出线索到家人重聚,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加速完成。
当年的艰难困苦令我们唏嘘;如今的暖心网事让我们感动。情感之外,理性发问:父母与女儿多年来一直都有寻亲渴求,为何时至今日,得以迅速圆梦?
有媒体撰文分析,这正是得益于互联网的下沉、快手等短视频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智能分发——“以寻亲为例,有需求的人提供稍微具体一点的信息,比如老家所在地、失散地等,平台就可以帮助把信息集中推送到那个地方去,如此一来,就可以极大提高寻找的效率。”
包头的家人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欢迎双胞胎姐妹回家。图片来源:包头新闻网
网络时代,互联网为寻人寻亲、打拐防拐提供了创新的途径。据科技日报报道,民政系统与公安机关已经借助“互联网+”,利用大数据和精准地理弹窗技术实现更快捷地寻人寻亲。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也依托自己的平台与技术优势,积极参与或大力支持公益寻人。“爱心飞翔救助寻亲志愿队”便曾通过快手直播向“老铁们”描述走失者大致年龄、口音等信息,借助更多网友的力量为走失者寻找家人,还真有过寻人直播尚未结束、家人已闻讯赶来的真实经历。可以说,每一位为寻人信息贡献“转评赞”的热心网友,也是可敬的公益主体、“正道之光”。在网络寻人乃至其他方面,党和政府、企业、网民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通力合作与正向互动,也正是畅通沟通渠道、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精准化水平的题中之义。
┃来源:综合北京青年报、晶报、科技日报、包头新闻网、重庆日报客户端、红网
┃责编:张玘云
┃审核:曾繁华
┃复核:王海
?中国青年网出品(ID:youthzqw),转载相关文章请注明出处。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