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4:30,一件大事刷爆了机哥的朋友圈。
机哥也是一夜没睡,还兴奋了整整一天。
没错,为之激动的,正是:
嫦娥五号发射成功
要说咱们中国的火箭发射,因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太给力,那成功的次数真的数都数不过来。
那为啥这次嫦娥五号,格外引人瞩目呢?
我觉得嘛,是因为它肩负着许多重任。机哥随便列举几个:
中国探月工程收官之旅
中国首次地月往返
带回中国采集的第一杯月壤
人类时隔44年再次在月球取样
……
讲真,无论是哪一个重任,都已经足够载入史册,更何况嫦娥五号集它们于一身,这就更加显得意义非凡。
辣么,机哥借着今天这机会,好好跟机友们科普一下。
跟以往的嫦娥任务不太一样的是,这次咱们除了要飞上去月球,还要飞回来地球。
为的就是:上去月亮挖土,然后把土带回来。
事实上,如果嫦娥五号整个任务顺利完成的话,那我们就是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并且,之前只有前苏联、美国实现了。但距离人类上一次去月亮上面挖土,已经过去了 44 年。
接近半个世纪过去,现在科技进步得可不是一点点。挖土的技术,当然也有与时俱进。
挖土技术变先进了
第一个是体现在挖土的过程。
当年美国需要靠载人登月后,然后让宇航员手动采集土壤。
而嫦娥五号则不一样,让无人探测器着陆月球后,直接取样返回。
并且机哥深入了解过后才发现,原来在月球上挖土,其实跟在地球上的方式很类似。
呐,在地球上,要不就是拿铲子直接挖,要不就是钻孔取土。
在月球上,嫦娥五号的着落器一边用机械臂挖表面的土,另一边配备了能扎进 2 米长的电钻,挖深层的岩芯。
有人会说,当年苏联最终也实现了无人挖土啊,我们跟它有啥不同?!
这里就体现在第二个技术先进性了。
像苏联月球 16 号探测器,只从月球取回了一块 101g 的小样本。后来月球 20 号和月球 24 号,也只是采集到了 55g 与 170g 样品。
时过境迁,人类的这半个世纪的科学进步有目共睹。嫦娥五号的目标是,带回来 2kg 的月球土壤。
说到这儿,可能有机友会很好奇,怎么大家都对月球上的土壤那么好奇,那里会跟地球的土壤很不一样吗?
那必须是的,毕竟是两个星球。所以把它们带回来研究,能解决我们很多疑惑。
嫦娥五号为啥要去月球挖土?
机哥想起上小学时,没少背跟月亮有关的古诗词,甚至还一度幻想过月亮上会有嫦娥、吴刚、玉兔、桂花树……
但长大后才发现,这些都只是美好的童话。我们对月球的了解,还知之甚少。
所以对月球土壤的研究,能够了解到月球上究竟是啥样的环境。
虽然之前咱们中国也发射过别的航天器上去月亮,但通过探测仪器测量到的数据,很可能就没有直接对土壤研究更准确、更深入。
机哥打个比方:咱们看完手机发布会,看到的都是手机厂商给出的数据和资料,只能对这台手机的性能推断出个大概。
最后想要知道这台手机真正的使用体验是怎么样,还是得把手机拿到手,把玩一阵子才知道。
所以说,把月球土壤带回来,“上手体验评测”过后,才知道得一清二楚。
甚至吼,机哥看到科研人员说:
通过月岩样品,研究人员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放射性定年分析,确定样品所在位置的历史年龄,继而推算出月球的演化历程。四舍五入就是,对月球进行一次彻底的“查户口”,里里外外摸个门儿清。
既然都把月球土壤拿到手了,像“月球地质咋样?”、“月球上会有上面矿物质?”、“会不会存在水?”这类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而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那些资料对我们未来去月亮上建立月球基地,非常重要。
嘿嘿,这下子就懂了吧。
以前是吃水不忘挖井人,以后可能就是上月亮也不忘挖土人。
咱们的科学家,布了很大一个棋局,而如今这一步,是很关键的一步。
甚至,整个嫦娥五号任务,也是咱们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的重要一环。
机哥上面也说了,嫦娥五号除了上去月亮,关键是要回来。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相当于一次载人登月任务的“小型模拟考”。
只有成功实现了“去”和“回”的问题,咱们下一步才好放心让宇航员上去嘛。
而要实现这个目的,科学家可是绞尽脑汁,才让这个任务顺利开展。
(嫦娥五号T1试验器)
嫦娥五号怎么去?又怎么回?
虽然说,咱们已经算是有很丰富的“上月亮的经验”,但这次确确实实不一样。
因为它要回来,那么去的时候带的东西就要更多……
没有对比,就没有感觉。还真有网友统计过:
嫦娥四号:3780公斤
天问一号:近5吨
嫦娥五号:8.2吨
可以说,嫦娥五号跟近年来别的任务,难度要更加大。
而以往的火箭已经满足不了它,直到运力更强的长征五号火箭被研究出来。
然后在今天凌晨 4:30,带着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环绕器 4 个大玩意儿,一起升空。
在整个任务过程里,有很多细节值得说。但今天限于篇幅,机哥挑一个比较有趣的来说:
返回
因为这是咱们中国航天第一次实现从月球挖完土还返回地球,所以很值得把它拿出来讲清楚。
要说返回,可能有机友会说:就连很多年前的神舟五号,都已经实现载人返回了,这次嫦娥五号想要返回,应该不是什么难的事情吧?
(神舟五号返回舱)
非也,非也,此返回非彼返回。
嫦娥五号从月球回来,这距离那是相当遥远,速度也是比以往要快很多很多:
由于地月距离遥远,飞船必须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才能进入大气层。如果对初高中物理还有一点印象的话,应该还记得“摩擦生热”。现在速度比以往快,温度很容易就会过高。
还记得机哥上面说到,嫦娥五号其实是“未来载人登月的一次模拟”吗?说的就是这个,验证从月球返回的过程。
所以说,这个问题,早日都得解决。
幸好,嫦娥五号已经得出一个解决方案:
“太空打水漂”
接下来听好了,看看你们会不会跟机哥一样,觉得很不可思议。
嫦娥五号的返回舱,一共分两次才彻底降落。
第一次,刚进入大气层时,不会狠狠扎进去,反而只是“蹭蹭”,然后立即跳出大气层。
而第二次,才会真正的着陆、回家。
别小看这一跳,它能大幅削弱嫦娥五号返回舱的速度。
原理就跟我们小时候,把小石子扔出去河里会弹起来一样,第二次起跳时,速度就已经弱了不少。
当然,“太空打水漂”只是科学家的调侃,这个过程还是有个专门的学名:
“半弹道跳跃式飞行”
说到这儿,机哥真的要夸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太有才了。
也许通过嫦娥五号这次验证,咱们中国要想实现载人登月,就会更加顺利一点。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嫦娥五号如此风光,其实它的背后,还有它的兄长们,还有把它们研究出来的科学家们。
从 2007 年嫦娥一号,首次实现绕月飞行;
2010 年嫦娥二号,拍下高分辨率的月球表面影像;
2013 年嫦娥三号,带着玉兔号月球车完美着落月球;
2018 年嫦娥四号,解开月球背面之谜;
再到 2020 年嫦娥五号,将带回中国采集的第一杯月壤。
过去十多年间,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
以前我们总觉得,星辰大海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现在已经能做到从别的星球搬运土壤回来。
再往后,载人登陆月球、火星,甚至是移民外星,好像也不是那么遥远的事情。
或许我们很难想象,在外星生活是什么样的情景。但古时候的人,不也很难想象出人类竟然能实现登月么?
机哥相信,通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神秘的宇宙总会一点点被看清。
图片来自网络
厉害了,我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