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再次“还人情”。
观众原本对刘德华主演的《热血合唱团》有所期待,但影片市场表现并不乐观的背后让观众追究起刘德华与主创的关系,质疑刘德华是否又在“还人情”。毕竟,刘德华与导演关信辉4年前因为《可爱的你》结下了缘分,《热血合唱团》延续了《可爱的你》的主题和风格。
由于刘德华出演过不少口碑佳片,观众更愿意相信刘德华出演《热血合唱团》等质量平平的港片,是因为与导演或出品公司等之间的关系。“还人情”似乎逐渐成了接受港片市场表现一般的合理化理由,但更应该关注的是背后的本质问题。
实际上,港片一直以来都是快产快销的,其中不止一部《热血合唱团》、刘德华一人在“还人情”。只不过,由于港片忽高忽低的质量使其市场期待值并不高,再加上港片偶尔的“救市”作用等多重影响,港片还人情背后的流水线式创作问题在之前有所被忽略。
然而,疫情之后,供不应求的市场对港片有了更多的需求和关注。还人情的港片出现,直接让港片“拍快片”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而后继无人的老牌香港演员需要“还人情”的本质并未改变,不稳定的港片质量接下来将继续对他们的口碑产生负面影响。
贯穿整个港片体系。
从《热血合唱团》来看,影片所拥有的市场吸引力基本集中在刘德华本身。可惜的是,哪怕刘德华把人物塑造得再生动具体,也无法弥补《热血合唱团》影片的本质问题。首日票房不足700万、预测票房不超过5000万的体量,以及豆瓣评分4.8分,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热血合唱团》无疑属于比较标准的港片,导演、主演以及故事都是标准的香港制造。但影片并不乐观的表现,使得市场开始关注刘德华出演并监制这部港片的原因是不是在还人情。尤其是,刘德华与导演关信辉、编剧张佩琼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他们创作的上一部作品《可爱的你》,但延续了类似风格和主题的《热血合唱团》并未延续上一部的水准,成了刘德华近四年来评分最低的作品。
实际上,《热血合唱团》并不是刘德华第一次“还人情”。早在20年前,刘德华就已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的刘德华刚做老板不久,自己的公司天幕投资的多部作品未能盈利,到了1995年,公司亏损高达4000多万。
为了偿还各种人情和债务,在接下来的五年间,刘德华只得无休止地排片,一年最多连拍过10多部电影,其中难免有一些他之后不愿再回首的“烂片”。
对于香港电影市场来说,以刘德华为代表的香港演员活跃并霸屏在大银幕的繁荣时代已经基本落幕,但繁荣过后的今天,市场停滞不前,并没有培养出更多可以接班的年轻演员,整个演员体系变得青黄不接。这导致市场上所有的港片,都只能被以刘德华为代表的这些老牌香港演员所分摊消化。
比如,古天乐常年以每年6、7部的频率接戏,但他上映的作品中有不少票房一般、口碑平平,而这些质量不怎么好的影片背后,或是导演、或是出品公司与古天乐相熟,基本存在着“还人情”的可能性。因此,不止刘德华一人,不少顶级的香港巨星,比如张家辉、郭富城、刘青云等也多多少少在市场上还过人情。而从这些老牌香港演员的一长串待播港片片单来看,似乎很难确定他们接下来不再出演还人情的港片,这种“还人情”可能性依然存在。
相较之下,确实也有一些港星虽然之前可能有过还人情的经历,但如今已经不再活跃于大银幕上,或者直接转战幕后,想要尽最大努力地维护自己的口碑。
周润发的接片数量骤减,不那么频繁地出现在观众面前,在此之前他主演的作品是2018年的《无双》和2016年的《澳门风云3》等;包括周星驰亦是如此,转战幕后的他并没有过多推出执导的影片,继《美人鱼》《西游伏妖篇》之后,《新喜剧之王》已经不再是他单独执导的作品;而李连杰基本已经在港片中“退休”,近年来只在《花木兰》中饰演皇帝而露面,上一部作品则是4年前的《封神传奇》。
多重市场因素影响。
整个市场无法用一部《热血合唱团》的失利,来全盘否定港片,但通过《热血合唱团》,市场应该看到港片所存在的生产问题。只不过,由于市场的复杂性,这一问题被之前的国内市场有所忽略。
回看整个香港电影市场的发展过程,港片一直以来都属于快产快销的生产模式:黄金时代的港片年产量保持在200部以上,甚至达到了300多部,将近日产一部。而到了如今的市场,虽然港片产量明显下降,但这种快产快销的生产模式并没有得到改变。
这样的快节奏,其实培养了一批拍快片的“行活儿导演”。从每年市场上不乏有优质港片出现来看,这些“行活儿导演”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即类型片的专业化。但同样的,他们的劣势也很清晰,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捕捉,创作出来的作品质量并不稳定。这导致质量忽高忽低的港片想要在市场上突围出来,充满了市场偶然性。
比如《无双》能够逆袭成2018年国庆档冠军,除了影片本身有着过硬的质量,可以凭借口碑逆袭之外,还在于同档期其他影片或是体量不够支撑爆发、或是市场表现未达预期,这并不是每部港片都能“复制”的条件。因此,整个市场对于港片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值,这成了港片还人情背后的问题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其次,伴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市场所能承载的国产影片数量有所增加,但供需关系朝着供大于求的方向不断倾斜,市场对港片的需求也就不明显。反倒是港片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影片,只能依赖于庞大的内地市场,获得的市场关注相应也就不多。
而在如今的市场上,纯正的港片数量骤减,合拍港片的出现反而有所增多,比如由杨紫、张家辉主演的《沉默的证人》。这一变化也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市场对港片本身的关注。
再加上,近几年港片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较为乐观,其背后的生产问题有些被冲淡。以2019年为例,国内市场呈现出“双低”的发展趋势,港片在其中起着票房救市的作用:全年市场上出现了9部破亿港片,其中《扫毒2》获得了13亿多票房,位列当年国产片票房的第9。
此外,大多数港片将多位老牌香港演员捆绑在一起,通过这些港星组合的大银幕再合体来勾起更多观众的情怀,这种操作实际上也分散了市场对港片背后的本质问题的更多注意力。
可见,在诸多市场因素的影响下,还人情的港片背后所存在的生产问题被疫情之前的市场有所忽略。
需求被放大。
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停摆,疫情之后的国内电影市场已经迈入了复苏阶段,但大盘热度、行业信心想要恢复到疫情之前,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整个市场已经暴露出影片供不应求的问题。
在这样的市场大背景下,受到了疫情更直接冲击的终端市场被“经营难”掐中了命脉,比任何时候都急需更多影片上映来激活市场。但头部国产影片有限,要么强强绑定重点档期,要么被疫情耽搁制作周期、短期无法上映;而好莱坞大片一拖再拖,其他进口片的可选项也不多,都不是市场的最优解。
所以,对于文化、语言等观影门槛相对最低的港片来说,疫情之后的国内市场对其他需求开始被放大,市场开始寄希望于港片接下来能够更多地发挥“救市”的正向作用力,填补市场的更多“缺口”。
问题在于,至今为止的港片仍为拍快片的生产模式,创作质量忽高忽低所带来的市场偶然性无法被转变成市场必然性,之前被忽略的生产问题逐渐被凸显了出来。这一点从郭富城主演的《麦路人》到刘德华主演的《热血合唱团》,疫情之后上映的港片质量平平开始受到更多市场关注就能看出。
同时,如今的局面是,“反贪风暴”系列、“扫毒”系列等港片系列频繁出现,在市场上更明显了一些。经过了港片系列前几部作品的情感积累,承载了系列片情绪的观众自然而然开始对下一部有所关注,港片背后的问题也就无法被忽略。
而对于老牌香港演员而言,后继无人的刘德华、郭富城、梁家辉等人依然活跃在大银幕上或者在大银幕后,他们需要分摊消化的港片不在少数,先不说他们市场号召力的折损问题,单单审美疲劳已是早晚的事。
比如转战幕后的周星驰,执导影片的频率没那么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但他还是无法阻挡“观众逐渐不再买单”的问题。《西游伏妖篇》就是一个转折,在《美人鱼》上映时“欠星爷一张电影票”的说法,到了后面的《西游伏妖篇》就不复存在,不再是周星驰单独执导的《新喜剧之王》则成了首部周星驰作品中亏损的案例。接下来的《美人鱼2》就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影响放大了港片“快产快销”的问题之后,这些香港演员需要还人情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他们在疫情之前已经受到损耗的市场影响力和口碑号召力,在疫情之后仍将继续面临一系列的负面作用力。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
- END -
幕后学院金牌课程,可扫码领券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