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民教授团队介绍
何建民教授,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咨询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曾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获宝钢优秀教师奖。现任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文化旅游会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旅游目的地与主题公园规划,品牌管理理论与方法,营销管理,现代领导管理。
团队成员
何建民教授的学术团队包括高校教师、在读博士生、硕士研究生等。近年由何建民教授指导并已经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大多就职于国内知名高校或知名企业,包括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复星国际有限公司等。
研究成果
何建民教授及其团队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相关科研项目,包括“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基本理论、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外资进入中国旅游业的现状、趋向及对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世界经济与政治、财经研究、经济管理、旅游学刊、旅游科学、经济地理等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并应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邀请,何建民教授为全国旅游管理专业撰写四门核心课程之一的教材《旅游接待业:理论、方法与实践》现已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术影响力
何建民教授团队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为旅游会展文化产业、企业与消费者,包括旅游业税收管理、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旅游业的产业结构、品牌管理、旅游目的地与主题公园发展规律、世博会的效应、酒店集团发展模式等,并产生了较大影响。先后获得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优秀论文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与优秀论文奖等。
作者简介
唐培,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目的地管理。
何建民,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目的地管理。
研究缘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为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方向——文化遗产活化。旅游被认为是文化遗产活化的一种理想途径。2018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文化和旅游协同》(Tourism and Culture Synergies)报告指出,文化构成了旅游最重要的资产和吸引物,旅游能促进遗产保护与活化及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拥有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景区(以下简称“文化遗产景区”)是文化遗产借助旅游实现活化的主要空间场所,也是较常见的旅游目的地(以下简称“目的地”)类型。在文化遗产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文化遗产景区多转让给企业(以下简称“景区企业”)经营。因此,景区企业不仅成为了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要参与者,更是实际意义上的决策者,决定着文化遗产活化的具体思路和方式。
实践发展表明,景区企业在进行文化遗产活化时容易出现三方面的问题:活化不足、活化不当和过度活化。活化不足是指文化遗产活化方式简单,没有做到“物尽其用”而使更多文化遗产仍处于静态的待激活的状态;活化不当是指文化遗产活化的思路及方式不当,引起了人们的反感;过度活化是指过度利用文化遗产乃至超过了其本身的承受力和限度,进而有损其保护。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不利于使旅游者产生较高的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还可能进一步地影响旅游者满意、重游意向和口碑推荐等目的地忠诚行为的产生和提高。从景区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旅游者目的地忠诚培育是景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保持盈利性的重要策略。据此,景区企业应重视旅游者目的地忠诚的制约因素——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并围绕其开展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性。
然而,学界尚缺乏关于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及其对旅游者目的地忠诚影响机制的专题成果。这不利于从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的视角,为景区企业提出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旅游者目的地忠诚培育举措。一方面,现有研究多依托市场营销学和消费者行为学中的“顾客感知质量-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顾客忠诚”的理论框架,探究旅游体验质量、旅游者感知价值、旅游者满意和旅游者目的地忠诚的关系,显得缺乏直接指导意义;另一方面,既有研究忽视了文化遗产保护学习收获(以下简称“文保学习收获”)对旅游者目的地忠诚的可能作用。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旅游作为一种文化资本积累的非正式学习方式正日益被人们重视和采用。文保学习收获作为旅游者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技能、态度或行为倾向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可能已成为旅游者评价目的地的一个重要方面,并进而对其目的地忠诚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试图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以文保学习收获、旅游者感知价值和旅游者满意为中介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探究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对旅游者目的地忠诚的影响机制,以期丰富相关理论成果,并从“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的视角为景区企业提高旅游者目的地忠诚,改善经营绩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结论
在文献回顾和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本文主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重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探究了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对旅游者目的地忠诚的影响机制,并运用三种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得到了五点结论:第一,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是文保学习收获、旅游者感知价值和旅游者满意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文保学习收获是旅游者感知价值而非旅游者目的地忠诚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对旅游者目的地忠诚具有间接影响,表现为: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文保学习收获→旅游者感知价值→旅游者满意→旅游者目的地忠诚。第四,客源地和文化程度分别是影响旅游者的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文保学习收获的重要因素。第五,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维度对旅游者目的地忠诚影响的机制存在差异。
研究贡献
本研究可能有四个方面的贡献:第一,提出了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和文保学习收获这两个新概念,并揭示了二者的可能关系及它们对旅游者感知价值、旅游者满意和旅游者目的地忠诚的影响,从而推进了后三者的影响因素研究。第二,从“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的视角提供了一个分析旅游者目的地忠诚的理论框架,并通过稳健性检验提高了结论的可信度。第三,多重中介模型多为含两个中介变量的研究,本研究开展了含三个中介变量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分析,能够为后续更复杂的多重中介模型提供案例及运用借鉴。第四,本研究详细探究了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维度对旅游者目的地忠诚影响的不同机制,使得结论的细致化程度更高。
管理启示
对于景区企业而言,本研究可能有两个方面的管理启示:
第一,要重视提升旅游者的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开展基于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的管理,借此来提高旅游者感知价值、旅游者满意和旅游者目的地忠诚。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建议:其一,景区企业应转变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强化文化遗产保护责任感,避免成为遗产的掠夺者,努力成为遗产的保护者和传承者。应定期组织开展文化遗产讲座和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聘请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担任企业顾问,提供智力支持;其二,规范企业的经营建设行为,不以损害文化遗产为代价开展旅游经营活动。不盲目跟风建设索道、缆车、玻璃观景台等有损文化遗产整体风貌的大型游览设施。在进行旅游营销宣传时尊重地方基本史实,避免杜撰、歪曲遗产历史;其三,破除对从兴建宾馆、饭店以及门票中盈利的传统模式的路径依赖,探索基于高质量“文化遗产活化体验项目”的盈利新模式。在传统的企业创造体验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共创体验、消费者创造体验等新模式,积极开展文化遗产活化实践与创新,深入发掘文化遗产内涵,开发真正体现地方特色和性价比较高的文创产品。
第二,要重视增进旅游者的文保学习收获,开展基于文保学习收获的管理,以此提升旅游者感知价值和旅游者目的地忠诚。文保学习收获是文化遗产给旅游者带来的最为独特的学习收获,能够提高旅游者的文化资本,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不能用一般化的思维来发展文化遗产旅游,而应在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将文保学习收获作为文化遗产旅游的最大价值进行深挖,借此实现景区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升级。有三点建议可供参考:其一,景区企业可将景区当作一个旅游式学习的场所来规划与营建,让旅游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自身的文保学习收获;其二,积极探索参与式学习项目(如文物修复、公众考古、遗产现场教学、历史情景剧、知识问答竞赛等)的开发与应用,以及私人定制导游服务(聘请本地居民、专家教授、历史爱好者等作为讲解员,提供更多元化、更专业、更有趣的解说服务)在提升解说服务体验质量方面的作用;其三,在旅游大众化和出游群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下,要重点关注低学历群体、青少年、儿童的学习/教育需求。在进行遗产展示时,不能一味只为迎合成年人和高学历群体的审美而采取传统且严肃的展陈方式,要更多地采用动漫画、视频、互动小游戏等趣味性强的形式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欣赏并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原文引用
唐培,何建民.文化遗产活化体验质量对旅游者目的地忠诚的影响:一个链式多重中介模型.2020,23(5):76-87.相关阅读新刊 | 《南开管理评论》2020年第五期目录【重磅】主编寄语 | 白长虹——管理创新的实践逻辑研究分享 | “尾款女孩”——网络预售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分享 |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整合使用概念、维度及其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研究分享 | 大型网络聚集促销决策中前瞻性情绪的诱发机制:限时与限量的调节作用研究分享 | “直白”还是“含蓄”? ——基于任务与内容一致性的隐喻横幅广告记忆效果研究研究分享 | 在线评论有用性的深度数据挖掘——基于TripAdvisor的酒店评论数据编辑:严莉审核:徐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