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一位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
本周以来,全国大范围降雨降温。视频中的老人身形佝偻,七八十岁的样子。她拿着一沓现金,满脸无奈和无助。
医保工作人员以“不收现金”为由拒绝为其办理业务,并建议老人“联系亲戚或自己在手机上支付”。
网友们心酸了。真的,再心硬的人都见不得老者受欺负吧。所以该事件在热搜上挂了整整一天。
所幸,到了下午,医保局出面回应此事,称“工作人员办事不灵活,已上门为老人办理”。
啊,这下我们就放心了。
这样一个简单的新闻,之所以引起网友们广泛关注,除了因为网友们的善良,还有就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下,老年人可能被电子时代“抛弃”早已被许多人讨论。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电子时代中,传统办事方式是否会立即消失;二是,中国2亿老年人跟不上社会发展节奏怎么办?
首先,现金支付真的会在短时间内就被电子支付取代吗?放眼四周,从高级商场,到街头地摊,几乎所有结账的地方,都放着“二维码”的牌子。移动支付的发达值得国人骄傲。许多外国留学生回来,都感叹像“刘姥姥进城”。
可是这意味着现金已经被取代了吗?我们不需要现金?或者商家有权利要求顾客使用某个支付方式傲慢?
答案是否定的。
“货币是一种制度,用作交易的媒介”。虽然移动支付已经很普及,很发达了,但纸币不会轻易消亡。移动支付虽然便利,但也存在问题。比如说,它很依赖基础设施。我们不能在手机没电,或信号不好等情况下进行移动支付。另外,我们的信息都被录入某个支付平台上,这让我们的信息面临被曝露的危险。
美国的信用卡历史有70年了,但信用卡仍未取代他们的现金。移动支付虽然丰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要完全取代,还比较困难。
既然这样,某些商家跟平台合作,拒收现金的行为就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了。本次新闻中的单位估计也不是拒绝收现金,可能就是工作人员觉得电子支付方便些吧。所以后来医保局才会指责他们“办事不灵活”。
可是,纸币虽然不会被完全取代,但我们必须承认,移动支付,社会电子化进程确实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时,“银发一族”们在支付、看病、出行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有调研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仅为50%左右。
根据牧心的观察,一般70岁以内的老人学习电子社会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一般在子女的指导下,能够进行简单的支付操作。但是如果要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电子购票,电子挂号,那就很难了。我好几次都在医院的电子挂号机前,被中老年朋友问询如何挂号,如何充值,如何退款。
还有一些中老年虽然能网上购物,但是处理退款,退货等问题都感到很吃力,更别说双十一里的各种复杂的折扣活动了。
老年人的实际困难,我们不能无视。如果一名高龄老年人需要独自来交医保,或是独自看病,那说明其子女真的很忙,以至于没有尽到某些义务。
这时候我们社会就更应该对老人们表现出善意,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便利。
不是说全社会都要适应老人的节奏去发展。社会发展是迅猛的,必定有一部分人会跟不上节奏。但社会也应该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相应便利和特殊渠道。
就像马路上的盲人道,就像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座位……当老者困境牵动大众善良的心弦时,也是在提醒社会建设不单是以青年人为中心,照顾老者,便利弱者也是社会高度文明的重要体现。
- END -
● 美国疯狂印钞,14国强硬搬回黄金,除此之外还有…
● 张文宏对疫情作出最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