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评之恶,不仅制造了大量的垃圾信息,也更改了评价体系,甚至把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架空,转移到控评制造的单一评价标准上。
全文1528字,阅读约需3分钟
文/韩浩月(专栏作家) 编辑 马小龙 校对 卢茜
▲一图书编辑发文,批评流量明星粉丝在豆瓣养号。图片来自文章截图。
11月23日,一图书编辑发文,批评流量明星粉丝在豆瓣养号,造成包括《红楼梦》等名著在内的很多书籍评论区注水短评泛滥。一时间,引发网友热议。
在社交媒体常见的养号与控评现象,蔓延到书籍点评领域,让不少网友都觉得,粉圈越界了——手伸得太长。
先有养号,才有控评,为了控评显得更真实,所以才要养号,养号与控评是一体的,目的都指向舆论操控、包装明星、制造对立、排除异己……
━━━━━
控评之恶,在于架空多元评判体系
社交媒体上的控评由来已久,对控评的控诉也一直都有,但这并未影响控评行为像野火一样蔓延。久而久之,反感控评的人也觉得无能为力,控评在社交媒体上一路高歌猛进,挤压着理性的公共讨论空间。
事实上,控评有着一条清晰的利益链条,流量明星的商业价值,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控评基础上——控评可以制造虚假口碑,提升明星在数据上的“人气”,把相关话题推送到“热搜”位置。而这些,恰恰是明星获得代言、提高出场费、进入影视剧组的重要参考指标。
控评之恶,不仅在于制造了大量的信息垃圾,更在于其更改了评价体系,甚至把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架空,直接转移到控评制造的单一评价标准上来。
控评直接对资本、平台、渠道、市场、受众造成了影响。虽然其中某些环节的决策者深知真相,也不乏有人提出批评与反对,但这一做法的渗透度实在太深,没法通过单一狙击的方式进行断绝。
▲涉事书籍短评区截图。
既然控评是简单粗暴的,那为何如此有效?其实,比控评更有能量的,是纵容控评的平台以及相关既得利益者。他们手中掌握一张巨大的“幕布”,“幕布”拉开、遮掩的尺度与分寸,决定了控评这种虚弱、苍白的“寄生虫”的生命力。
控评的过度嚣张,无疑对连锁利益链条的平台与机构带来形象损伤。因此,相关方面经常会提出警告,发表声明。可从结果看,对控评乱象的治理显然仍需加码。
就目前看,养号养出的大量“小号”,危害不容小觑。比起那些整齐划一、空洞无聊、容易识别的评论留言,养好的号发出的评价,更有欺骗性。并且给控评这种见不得光的做法,强行注入了某种“合理性”……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图书编辑会对发生在社区网站上的控评现象反应如此激烈。
━━━━━
粉圈控评短时间内难消失
以往的控评,多集中于影视乃至娱乐行业。相对而言,图书出版行业还算是片净土,读者还能够在打分网站,看到较为真实的评价与分数,获取有用的参考意见。
但粉圈为了把控评账号做得真实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造假,开始对图书下手。这是一种入侵,也是一种污染,对于那些尚且对自己所处行业拥有敬畏的从业者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不少人就此指出:平台有技术、有人员、有溯源能力、有制定与修改规则的权力。魔高一尺道可以高一丈,只要平台有决心,舍得放弃虚假人气与垃圾数据带来的虚荣,养号与控评被彻底清理未必就那么难。
▲豆瓣读书回应截图。
目前,豆瓣读书也已回应,将加大审核力度,将垃圾数据进行清除。我们对此保持期待。
某种程度上,在图书网站上养号与控评,是流量造假的一次“产业升级”。
如果这次升级成功,过去集中于娱乐产业的造假,会延伸到整个泛文化领域。此举的确能给少数人与机构带来利益,而一旦他们有了将这种利益进行扩大化的野心,那数据造假以及舆论绑架给文化行业与文化理念造成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的一种。影视行业陷在这一泥淖里的状况,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不能任由粉圈控评成“文化霸权”。在流量造假的祸害已“出圈”的背景下,强化治理、精准施治也已箭在弦上。
值班编辑 康嘻嘻 花木南
全网调侃下的马保国,我们跟他聊了聊
在精神病院怀孕的女人
新京报电商平台“小鲸铺子”正式上线啦!